
1959年,已经辞去主席职务、退居二线的毛主席正在观摩王羲之的真迹。
正当毛主席看得不亦乐乎的时候,黄炎培的一个电话却打了过来,他是来问毛主席什么时候能观摩完王羲之的真迹,又是什么时候才能归还真迹的。
毛主席被黄炎培一直催促却也不生气,只是笑着说道:“任之先生一直打电话来催我,可真是不够朋友够英雄啊。”
那么,毛主席为何认为黄炎培是不够朋友够英雄呢?
一月之约
1959年毛主席退居二线以后,他的工作不再像之前那么忙碌,也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。
毛主席爱好书法,他经常会通过写毛笔字来陶冶自己的情操,听说黄炎培手中有书圣王羲之的真迹以后,毛主席便向他提出借阅。
黄炎培对王羲之的真迹珍视无比,即使是毛主席想要借阅,黄炎培都提出了一个月的期限。
虽然只能借阅一个月的时间,但毛主席也是非常地知足:一个月就一个月吧,反正对自己来说是足够的。
就这样,王羲之的真迹到了毛主席的手中,毛主席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,一有空闲之际,便会拿出真迹照着练习一番。
可令毛主席没有想到的是,自从借到王羲之真迹以后,黄炎培每隔几天就要打电话来询问一次,生怕自己的珍藏出了什么意外。
毛主席的卫士尹荆山多次向毛主席报告道:“主席,黄炎培那边又打电话过来催了,您看该如何回复他?”
当时苏联方面正在向中方催债,毛主席对此本就心生不悦,而黄炎培此时有着凑热闹之嫌,毛主席有些生气地说道:“说好的一个月,任之先生怎么现在就开始催了。”
主席想了一想,又继续说道:“我还是要继续看,若是到了一个月不还,那就是我失信,但若是没到一个月任之先生就来讨要,那就是他失信了。”
之后,黄炎培又打了一次电话来催,这次是毛主席接了电话,他直接开口问道:“任之先生,还没到一个月的时间你就沉不住气了吗?”
在毛主席的“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”之下,黄炎培这才沉住了气,决定等到一月之约到了以后,再来拿回自己的珍藏。
挂了电话以后,卫士尹荆山埋怨道:“黄老真是小家子气,天天打电话来催,一点都不够朋友。”
毛主席却是微笑着说道:“任之先生是不够朋友够英雄啊。”
一月之约到来以后,毛主席果然如约定的那样及时将王羲之的真迹归还,黄炎培告诉主席可以再多借阅几日,主席却是摆了摆手说道:“我们说好一个月,那就是一个月,这是朋友之间应当做到的。”
黄炎培因此对自己此前的“催债”感到惭愧,不过,别看黄炎培在此事上有些不妥,但他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,可无愧于毛主席评价的“英雄”之名。
- 第一个喊“毛主席万岁”
在1945年的抗日战争胜利以后,黄炎培等民主人士被邀请到了延安参观,在这次参观延安的过程中,黄炎培提出有许多国家都没能跳出的“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”的周期率支配力。
面对着黄炎培提出的这个问题,毛主席第一时间就告诉他自己的答案:“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,那就是民主。只有人人都起来负责,人人都当家作主,国家才不会灭亡。”
毛主席的答案令黄炎培心中有所触动,他找到了国家兴亡的关键,并发自内心地认为只有共产党,才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。
因此,在回到重庆以后,黄炎培立即写了《延安归来》这一篇文章,想要为中国共产党赢得更多的支持。
不仅如此,黄炎培还在这之后多次反对国民党提出的内战政策,即使因此而遭到了蒋介石的打压与责骂,但黄炎培仍然执意为之。
转眼间,时间便来到了1949年,这个时候,新中国即将解放成立,黄炎培也是在共产党的掩护下,成功地来到了北平,并与毛主席彻夜长谈。
当两天后的国民大戏院欢迎会召开以后,黄炎培更是难掩自己内心的激动之情,情不自禁地喊出了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毛主席万岁!”
自此,黄炎培便成为了第一个喊出这个口号的民主人士,而他的这一带头喊口号,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主人士奔赴而来。
从黄炎培在新中国成立前做的这些事来看,他无愧于毛主席评价的“英雄”之名。
荣誉与责任并存的副总理
在新中国成立以后,黄炎培凭借着他的地位与贡献,成为了国家的副总理,就职副总理的他也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在工业方面,黄炎培主张发展中国的自行车行业,从提高中国工人的综合素质与技术水平出发,让中国的自行车生产跟上世界的发展步伐。
在农业方面,黄炎培主张发展化肥工业,通过化肥的发展来带动中国农业的发展,让中国的农民可以富起来。
黄炎培对国家做的最大贡献还是在教育的这一领域,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教育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创新,还建立了职业教育体系,对专业的技术人才进行培养,让许多在读书方面没有天赋的人都能够专精于其他的领域。
正是因为有了黄炎培的改革,中国的教育水平才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,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,还是一个有着杰出贡献的教育家。
作为国家副总理,黄炎培在接受这项荣誉的同时,也没有忘记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,这就是毛主席称他无愧于英雄的原因所在。
尽管黄炎培有时候的行为有些不够朋友,但他对于国家与人民的利益,却向来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,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懈怠。
因此,黄炎培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物,我们也应当铭记他对国家与人民的贡献。
